3月29日到4月1日,2017年第十五届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电影节(RAI Film Festival)在英国文化名城布里斯托举行。本届电影节共有15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有近30部影片参与展映,此外,电影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加里·西蒙(Gary Seaman)教授和曼彻斯特大学的保罗·亨利(Paul Henley)教授联合主持了名为“中国民族志电影制作趋势”(Trends in Ethnographic Filmmaking in China)的工作坊,邀请了6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者和导演,聚焦学术机构中的人类学纪录片创作话题。这6位影视人类学者分别是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刘湘晨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梁君健博士、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熊迅副教授、中国社科院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吴乔副研究员、以及amjs澳金沙门151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徐菡、张海两位老师。
徐菡老师的发言以自己拍摄傣族泼水节的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为例,思考了人类学电影如何从表象走向深层文化的叙事和符号学的方法。她用不同的片段展示了对于“水”这个特定视觉符号的拍摄和剪辑的方式,并通过纪实性段落和访谈展示了这个文化符号在日常生活、节日仪式和宗教信仰中的不同所指。由于关注傣族群体的影像表述,徐菡老师的报告引起在座人类学家们的兴趣,讨论话题超越了影视人类学,而关注到中国南方民族的身份、文字和历史等多样的话题。amjs澳金沙门151民社院、西边中心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主任张海老师放映了学生作品《菜市场里的滇剧团》,并交流了在人类学电影教学方面的经验。这部10分钟的学生作品用严格的观察式的方法展示了菜市场里滇剧团的一场演出,没有对白和旁白反而让不同文化的观众获得跨文化的体会。影片得到电影节国际民族志电影专家们的喜爱,本届电影节主席保罗·亨利评价颇高,他认为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格林纳达民族志电影教学传统的延续。
本次中国民族志电影制作论坛是中国影视人类学者首次规模较大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体现出中国影视人类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获得国际学界的重视和认可。这也将进一步促进影视人类学在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成长,使其在中国文化保护传承与学术表达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参加论坛的学者均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委会顾问与委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成为专委会致力推动的重要学术方向。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供稿
(编辑:马竞欧)